市場報告研究中心 2025-07-28 10:33:48 來源:克而瑞地產研究
- 城市:全國
- 發布時間:2025-07-28
- 報告類型:市場報告
- 發布機構:克而瑞
??市場低迷造成三方困局,項目體量巨大難尋白衣騎士。
??◎ 文 / 易天宇
??日前,一張關于中信信托·深圳龍崗融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2025年第一次受益人大會的表決文件在網絡上流傳,內容涉及龍崗區政府擬以68億的價格收回世茂曾計劃在深圳打造的“中國 第一高樓”項目,而世茂集團當初是以239億競得,因差距懸殊而引起熱議。圍繞收儲價格,政府、世茂、債權人三方態度均有不同,68億補償款價格是否合理?又是否能真的能盤活該超級地標項目?
??01 深港綜合體項目無人接盤,龍崗政府四折收儲
??事情的原委要從2017年說起,2017年12月世茂集團旗下附屬公司上海世茂股份以239億的價格競得深圳市龍崗G01046-0095號地塊(深港綜合體項目),創彼時深圳土拍第二高總價紀錄。2019年1月,深圳市公布G01046-0095號宗地分宗事宜,將該地塊共被分成14宗分地塊。
??根據上海世茂股份公告披露,2020年3月世茂將深港綜合體項目中的地塊五(即地標性超塔地塊)以第一順位抵押擔保方式抵押給了中信信托·西安經開項目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。2020年7月,世茂將項目中另外10宗地(14幅地中除5、11、12、14的其余十幅地塊,十幅土地成本155.74億,初始抵押率56%)以同樣的方式抵押給了中信·深圳龍崗融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,獲取融資87億用于支持項目建設。
??然而2022年初,世茂集團陷入流動性危機,深港國際中心也因此停工。2022年2月深圳龍崗信托計劃出現兌付異常,中信信托隨即啟動風險處置程序。由于14幅地塊中的10號及11號地塊(公寓項目世茂之都一期二期)已對外出售,故剩余12宗地塊(包括西安信托抵債地塊)于2023年分別以130.44億元、104.35億元的起拍價進行了兩次司法拍賣,但均因無人競買流拍。根據彼時土地估價報告,12宗地塊的登記價合計176億,地塊估價150億,在建工程估價13億,合計估價163億。
??2024年7月,市場流傳《中信信托深圳龍崗融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受益人大會表決票》,深圳龍崗區政府擬以68億補償款收回12宗土地,實際為2017年土拍價格的38%,2023年彼時項目估價的42%。
??02 市場低迷導致三方困局,政府托底或成唯一可行選擇
??此次深港綜合體項目收儲事件中,從政府、信托債權人以及世茂三方的態度來看,可謂大相徑庭。《表決文件》中,政府給出的化險方案為12宗地及地上物合計68億的補償款,但從支付安排上時間跨度近一年半,其中補償款的15%于簽訂協議后的兩個月內支付;半年內支付35%,剩余款項于2027年1月31日前支付(約一年半時間)。根據已有收儲案例來看,補償款時間跨度較長,有可能需要從后續項目實際接盤方繳納的出讓金中支付。此外,從收儲價格來看,雖然68億相當于成本價的四折,但該項目已兩次流拍,最后一次的流拍價跌至百億;且項目中流動性較好的公寓項目已幾乎全部出售,剩余項目大多為公建項目或商辦類項目,即使調規變性,在當前行業環境下仍存在變現能力差、市場風險高等風險。
??而世茂集團卻有不同看法,據中國房地產報消息,世茂已于公開函中表示,項目未能正常推進是因為無法取得有效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,公司已在2024年9月就土地出讓行為、土地出讓合同存在的問題向深圳市鹽田區法院提起行政訴訟,主張確認土地出讓合同無效及行政賠償所有損失。而68億元補償款不足12宗土地原價值的1/3(或包含后續投入支出),且償付周期長,“公司與中信信托及信托計劃全體投資人一樣,因政府無法履行項目建筑高度規劃審批義務,直接間接遭受巨額經濟損失”。為此,世茂集團希望中信信托及投資人能和自己站在一起,共同與政府協商因項目建筑高度等規劃設計問題的解決方案,“或退地退款或項目調規改性后進行開發等,最大化保障各方利益”。
??而信托債權人則顯得稍加遲疑,收儲方案將于2025年7月底之前進行表決,需得到受益人所持表決權2/3以上通過。據多家媒體透露,有投資人反饋,如果此次收儲方案投票通過,該項目將對投資者進行“打折兌付”,累計兌付比例約為全部本金的85%左右(兌付周期延續至2027年1月),這一比例相比其他暴雷信托已顯較高。
??據悉,中信·深圳龍崗融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的收益率在7.4%至7.9%之間,原本預計本金加利息合計在百億左右。根據當時盡調報告對項目的經濟測算,信托期內銷售回款101.68億可以覆蓋本金及利息,但由于信托于2022年2月暴雷,當時披露的存續規模59.94億元,也就說該信托已回款約27億,主要來自宗地十號的可售公寓項目。
??對于目前的債權人而言,未來可供選擇并不多,宗地十號此前由于預售已解除抵押,剩余地塊不是公配就是商辦,世茂集團因資金不足難以繼續開發,而項目兩次流拍難尋接盤者,若繼續持有地塊以拖待變不確定性高,似乎接受政府收儲托底是目前唯一較為確定的可行辦法。
??03 項目體量巨大擠占現金流,尋找接盤方并非易事
??2025年2月,深圳龍崗政府官網發布文章提及,將“全力推進世茂項目等百億級項目加速建設。通過領導掛點、每周調度等方式,推動重點前期項目盡快開工。”
??此外有多家媒體披露,未來深港綜合體項目或調規改性:1、原668米超高層調整為400-500米,仍為深圳東部第一高樓。2、至少50%商業用地轉為住宅,與周邊“中海大運玖章花園”聯動形成豪宅帶。3、計劃2025年底重新掛牌出讓,預計可售樓面價突破4萬元/平米,住宅均價或達7萬元/平米,“以住養商”激活現金流。從以上消息來看,公配及公益用地規劃不變,五號宗地仍設定為深圳東部第一高樓,一號宗地原定位集中商業及辦公樓,并已從2019年開始建設。以此推斷,涉及商改住的很可能是二、三、四號地塊。
??即使如此,深港綜合體項目仍有大量的公配用地以及自持物業,前期資金投入依然較大。原本項目14塊宗地是計劃通過10號、11號宗地以售養租來推動整個項目建設,但據2023年的土地估價報告,剩余12塊宗地的在建工程資金累積投入僅11億,主要集中在一號地集中商業。即使有調規轉性,盤活整個項目對接盤方的資金占用壓力也是相當大的。
??此前有傳聞提及接盤方有兩家,一是招商與華潤聯合介入;另一方則是已多次出手恒大、佳兆業舊改項目,且具有國資背景的開發商安居建業。但有知情人士稱,項目體量太大仍暫未找到接盤者。事實上,即使央企也在收縮戰線、加強回款。即使68億成功收儲,要想后續尋找到接盤方也并非易事。
??整體來看,當前一二線城市寫字樓空置率依然較高,辦公樓類型資產并不得到市場認可。此前7月10日,全球最大資管貝萊德以斷貸方式出售上海長風辦公樓,折價48%。而深港綜合體項目中流動性較好的公寓項目已經出售,剩余包含體量較大的寫字樓項目以及公建仍需大量投資,即使調規轉性,后期經濟收益不確定性較大,尤其在當前市場環境下難尋白衣騎士。若要推動該超級項目的盤活,仍需當地政府方面提供更多額外政策支持。
- 10:25
- 10:10
- 10:07
- 10:05
- 09:53
- 09:51
- 09:44
- 09:37
- 09:25
- 08:42
- 08:38
- 08:20
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
(2023-02)1571.9點
- 0.13%
- -0.91%
日期 | 指數 | 環比 | 同比 |
---|---|---|---|
2023.01 | 1569.9 | -0.97% | -0.14% |
2022.12 | 1572.1 | -0.92% | -0.11% |
2022.11 | 1573.9 | -0.12% | -1.08% |
2022.10 | 1575.8 | -0.20% | -1.01% |
2022.09 | 1579.0 | -0.02% | -0.87% |
2022.08 | 1579.3 | -0.04% | -0.62%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