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許倩 2025-07-15 09:06:30 來源:中房報
??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嗎?”有投資者提問。孫宏斌答道:“肯定的。”
??這一幕發生在6月30日融創中國股東周年會上,董事會主席孫宏斌現身會議現場,給股東們釋放信心。
??他的信心,很大部分或許來自而今資本。
??近日,一則消息稱,孫宏斌旗下而今資本或將在上海參與新項目開發,目前正處于談判階段。傳聞中而今資本“正在參與洽談”的項目所涉地塊,一宗位于上海市虹口北外灘,是119街坊保民新村舊改地塊;另一宗地位于上海市楊浦區。
??記者查閱資料發現,上述傳聞拿地,或許正對應上海產權交易所正掛牌的上海新茂里企業發展有限公司、上海虹寧里企業發展有限公司、上海新溧泱企業發展有限公司及上海新瑜灣企業發展有限公司的100%股權及相關債權。
??4個項目公司背后大股東均為上海地產集團,對應地塊分別為虹口區北外灘地區舊改項目、楊浦區新江灣地塊,是上海地產集團旗下公司于去年12月與今年3月以協議方式獲得,拿地款共計100億元。上海聯交所信息顯示,前述4個項目公司股權轉讓信息披露期滿日期已從7月11日延期至7月18日。
??“在上海拿地的傳聞不實,而今資本只是在正常地接洽業務。”對于這一傳聞,有知情人士稱。不過,換個角度看,成立近1年的而今資本,終于要出手了。
??據融創內部人士稱,融創和而今資本、而今管理是不同的公司,在股權結構、項目團隊以及經營管理上均是獨立關系。而今資本是一個輕資產服務平臺,服務于資本、服務于項目,主要是和外面的大資本、大基金合作。
??而今資本成立于2024年10月,彼時融創境內外債務正面臨二次重組的關鍵時刻。而今資本“橫空出世”,既是出路,也是退路。
??而今資本由融創原東南區域團隊操盤,核心成員王鵬、鄭甫均為孫宏斌舊部,不過他們已正式從融創離職,目前主要在杭州辦公。這種形式上的切割,既避免了關聯交易的詬病,又帶著“邁步從頭越”的決然。
??成立之初,而今資本就明確表態:不做融創項目,只從公開市場或原合作方處發掘機會,專注核心城市的不良資產與法拍項目。
??據業內人士稱,其核心模式是,一手尋找資方合作,一手尋找合適的不良資產盤活。2024年底時,融創將代建平臺融者共創正式更名為而今管理,和而今資本并行存在。而今資本找到項目和資金后,具體操盤由而今管理操作。
??而今資本的第一個簽約伙伴是“老搭檔”貝恩投資。2024年11月,貝恩宣布其最新的全球特殊機會基金已完成籌資,募資總額達90億美元。在貝恩的投資范圍中,企業債務、困境資產、不良貸款是主要領地。
??此后,而今資本還引入高瓴資本等外部資金,但始終未見新項目落地。據報道,孫宏斌帶著團隊與高瓴資本等進行了會談,一些資方已經表達了與新平臺的合作意向,但資方表示關鍵還是要看項目。融創已經在東南區域、廣東、四川等地洽談了一些不良資產項目的機會。
??據知情人士稱,傳統AMC機構收購的一般都是債權,通過低價收購再分拆出售賺金融差價;而今資本則是奔著最底層資產,比如一個不良資產包里有10個項目,可能其中5個項目有一些解決方案,就把這5個項目收過來,重新做梳理、定位與產品調整,建造起來銷售變現。這種模式也注定了,而今資本在篩選項目時對地段的高要求,聚焦一線、強二線城市核心地段。
??現在,而今資本將目光瞄向了上海。
??在上海,想要獲取項目,除公開市場拿地外,還有一條重要途徑,即通過協議出讓方式拿地。這種方式多用于城市更新項目,通常先由上海市國資企業以協議出讓拿下地塊,再通過聯交所引入合作方共同開發。
??上海地產集團就是通過協議方式拿地的“存量大地主”,今年上半年豪擲618億元拿下13宗核心地塊。先以協議出讓拿下地塊,再通過上海聯交所引入央企、國企或頭部房企共同開發,是上海地產集團在城市更新中的主要操作模式。
??此次正尋找合作方的北外灘地區舊改項目與楊浦區新江灣地塊,均處于上海核心地段,而今資本能否順利參與其中,以代建模式拓新,尚未有定論。
??孫宏斌的翻身策略取得了成效。股東大會上,孫宏斌帶來了一份化債方案:將95.5億美元境外債務全部轉為股權,約合680億元,75%的債權人已經同意此方案。若此方案順利通過,孫宏斌將一次性把融創的680億元債務全部清零。他還透露了一個關鍵信號:“融創集團的運營業務和能力,在未來兩三年也會有一個比較大的突破。”
??不良資產代建,是一個新的業務機會。憑借昔日“并購王”的經驗和自身處理不良資產的經驗,融創代建平臺迄今簽約項目超100個,累計簽約面積2000萬平方米。
??孫宏斌的戰略轉身,恰逢中國房地產不良資產處置的爆發期。對于孫宏斌來說,而今資本能否“一炮打響”,第一個項目很重要。
央行:上半年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增加1.17萬億元
2025-07-15截至6月末,廣義貨幣(M2)余額330.29萬億元,同比增長8.3%。報告|百城二手房價跌幅收窄,僅部分城市微漲
2025-07-11下半年二手房價仍具備下行空間。土地市場半年考
2025-07-10上海、杭州、北京包攬土地成交金額前三名。報告|近六成百強房企業績環增,投資積極性筑底回升
2025-07-09市場整體延續企穩走勢。住建部:多管齊下 更大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
2025-07-07持續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。北京最新部署:不斷優化房地產政策
2025-07-03完善“保障+市場”住房供應體系。“限外令”有望松綁
2025-07-02放松外資購房,大勢所趨。報告|房企持續精簡結構,區域合并與管理扁平化成主流
2025-07-01行業持續深度調整,眾多房企走上精簡結構之路。
- 09:05
- 09:03
- 09:01
- 09:00
- 09:00
- 08:57
- 08:55
- 08:54
- 08:37
- 08:36
- 08:33
- 08:28
- 2025-07-14 10:02:05
- 2025-07-14 09:49:43
- 2025-07-14 09:41:07
- 2025-07-14 09:31:08
- 2025-07-14 09:27:26
- 2025-07-14 09:26:30
- 2025-07-14 09:26:08
- 2025-07-14 09:25:18
- 2025-07-14 09:24:00
- 2025-07-14 09:22:18
- 2025-07-14 09:21:54
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
(2023-02)1571.9點
- 0.13%
- -0.91%
日期 | 指數 | 環比 | 同比 |
---|---|---|---|
2023.01 | 1569.9 | -0.97% | -0.14% |
2022.12 | 1572.1 | -0.92% | -0.11% |
2022.11 | 1573.9 | -0.12% | -1.08% |
2022.10 | 1575.8 | -0.20% | -1.01% |
2022.09 | 1579.0 | -0.02% | -0.87% |
2022.08 | 1579.3 | -0.04% | -0.62% |